全聚德———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
吳裕泰———Wuyutai Tea Shop-Since 1887
同仁堂———Tongrentang Chinese Medicine-Since 1669
瑞蚨祥———Ruifuxiang Silk-Since 1862
榮寶齋———Rongbaozhai Art Gallery-Since 1672
子公司英文翻譯王致和———Wangzhihe Gourmet Food- Since 1669
中國其實從來都不缺翻譯高手,只不過好象僅限于將外國的東西譯成中文。如可口可樂,一直被認為是廣告界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還比英文更有寓意,生動地暗示出了產(chǎn)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感受――好喝、清爽、快樂。而將汽車品牌“MercedesBenz”譯為“奔馳”,刪除了復(fù)雜的Mercedes,又暗合了汽車風(fēng)馳電掣的速度,非常的貼切。還有寶馬,它其實是從德國慕尼黑一家汽車廠非常長的名字的三字簡稱BMW翻譯而來,可是中國人現(xiàn)在誰會關(guān)心BMW的具體意思是什么,大家只知道它的象征意義,而這已經(jīng)足夠了。類似這樣的好的翻譯比比皆是,如雀巢咖啡、家樂福超市、“宜家”、碧浪、百威等等。
其實外國人并不聰明,但他們知道利用聰明人。他們的產(chǎn)品、他們的思想進入中國為什么都能比較暢通,是因為他們知道依靠中國人,也就是說他們的本土化工作做得比較好。因為只有中國人了解中國人的心理,知道什么詞匯是朗朗上口的,是迎合國人脾胃的。有時候我忍不住會這樣想,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換思路,正如西方推廣他們的產(chǎn)品與文化都離不開大量的“買辦”一樣,我們?yōu)槭裁床荒苷堃恍┪鞣饺藖韼椭覀冏鑫幕蛘咂放频耐茝V翻譯工作,畢竟只有西方人才明白什么樣的種子適合在西方的土壤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