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是遼寧省北部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城市,鐵嶺在明代稱鐵嶺衛(wèi)城,清代以后稱鐵嶺縣城或鐵嶺城。位置在沈陽以北六十公里處。
本組圖片所呈現(xiàn)的是清末和民國時期的鐵嶺景象,均為日本人所拍攝,部分圖片比較罕見。
鐵嶺城南門
清末時期的鐵路城南門外,緊靠城墻的是一排民居,房屋的花格窗非常漂亮。民居前是一個賣小吃的路邊攤,來往行人可以在這里歇腳吃東西。
鐵嶺鼓樓
鐵嶺鼓樓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是當時全城的中心,也是全城的最高點。站在鼓樓之上,鐵嶺的街市巷陌盡收眼底。
如何把英語視頻翻譯成中文鼓樓前街道
1913年前后,鼓樓因年久失修被拆除,當?shù)卦谠飞辖ㄆ鹆艘蛔鶖€尖頂三層的八角樓,因下面沒有門洞可以通行,人們必須繞樓而過。這座攢尖頂?shù)陌私菢且仓煌α⒘硕嗄?,后在四十年代初的偽滿時期被拆除。
城內(nèi)街道
鐵嶺城內(nèi)的一條主街道,街道兩邊是林立的商鋪和鱗次櫛比的民居建筑,往遠處眺望,隱約可見高聳的城門樓。
敷島町三丁目
敷島町就是今天的正義路,這里曾是日本居留民的聚集地,建有日本人的居留民會、公會堂、以及各種日本商鋪,店鋪的門前掛著日文的牌匾。日語中的丁目,是一段街區(qū)的單位名稱,沿大街每109米為一丁目。
商品陳列館
鐵嶺的商品陳列館,門前插著兩名刺眼的膏藥旗。商品陳列館是日本人向中國展示和傾銷日本產(chǎn)品的專門場所,當時在東北三省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是日本人從經(jīng)濟上控制中國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
鐵嶺公會堂
公會堂位置在今正義路西段,主要用于日本居留民集會之用,有時還作為影劇院,解放后改為工人俱樂部。圖中的公會堂旁邊有一座高大的鐵塔,那是當時的電報發(fā)射天線。
陳列館附近街景
幾個日本兒童站在一字排開站在大路上,迎面是一個推著獨輪車的中國苦力,日本孩子抱著膀站著,顯然沒有讓開的意思。從這些兒童身上便已能看出當時日本人在鐵嶺的飛揚跋扈。
鐵嶺東門外
從明清開始,鐵嶺東門外小橋子一帶就是當?shù)氐姆比A地之一。小橋子之名來源于東門外護城河上的一座小石拱橋。
看花樓殘址
看花樓又叫萬花樓、望花樓。位于東門外。這座建筑建于明代萬歷初年,最初是明代將軍李成梁的別墅。
鐵嶺西門外
大型翻譯公司有哪些鐵路西門外的街道,日本人進入鐵嶺后,這里成為了日本人的聚集區(qū),對道路進行了擴寬和整修,相對城內(nèi)的其他道路比較整潔和平坦。
城外景象
鐵嶺城外的一片開闊地,地面高低起伏,坑洼不平,一種非常原始的狀態(tài)。一輛拉滿貨物的馬車正在駛?cè)氘嬅?,但看不到正?jīng)的路面。
鐵嶺火車站
這座火車站建成于1900年1月,為東清鐵路上的一個站點。圖中正有一列客運列車停靠在車站內(nèi)上下旅客,當時還沒有像樣的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