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質量」提高翻譯和本地化質量的五種措施
2018-08-27 08:13:45
作為一名擁有15年行業(yè)經驗的解決方案架構師,我經常與嘗試發(fā)展其本地化程序的組織合作,以嘗試實現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改進TAT的三分之一。
這些不斷增長的全球組織認為他們處于成熟的高級水平是很常見的:他們覺得他們已經控制好了事情并且他們的計劃運行得相當順利。對于他們來說,本地化不再是組織中的臨時性,而是作為一個程序進行管理(盡管在不同的部門可能有所不同)。
他們已經認識到了常見問題,并且能夠記錄跨業(yè)務部門使用的基本流程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他們仍然沒有盡可能高效地運作。讓我們探討最成熟的本地化程序的共同特征。
一個有用的框架
為了分析全球組織的本地化程序演變階段并找出接下來要關注的內容,我們可以使用Common Sense Advisory建立的稱為本地化成熟度模型(LMM)的框架對本地化成熟度進行排序。10年前發(fā)布的這種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改編顯示了本地化計劃的五個階段,突出了全球發(fā)展中企業(yè)的活動和特征。通過LMM描述,上述組織將是LMM3。
今天,我分享了我的經驗,他們中的許多人認為 - 或者應該考慮 - 在超過成熟度3級(管理)時。
本地化成熟度模型第4階段:優(yōu)化器
本地化經理開始對本地化成熟度模型(LMM)4級的流程和技術有特定的關注。在LMM第4階段(優(yōu)化)中,公司考慮采用更“科學”的方法來部署本地化計劃,包括實施技術,處理流程,并查看指標。
在我公司成熟的財富100強客戶的豐富經驗中,客戶之間的相似之處已經出現在LMM4中:
1.促進流程成熟度的工具
正是在這個階段,對翻譯管理系統(TMS)的需求變得最為迫切。增加的數量,處理更復雜流程的需求以及標準化的要求需要它:沒有其他方法來管理成熟的程序。技術(語言和過程)是實現目標和獲得更多利益所必需的。根據我們的經驗,現階段大多數公司都希望TMS能夠實現以下目標:
通過更好的杠桿實現節(jié)省時間和金錢
根據內容類型提供工作流程(包括自動化)
提供便于作業(yè)提交和跟蹤的門戶
集中 TM,術語和項目
跟蹤與整個企業(yè)中的本地化活動相關的數據并提供分析
這說實際上,許多企業(yè)沒有專門的內部技術人員來幫助選擇,部署或支持技術。它也很昂貴,功能差異很大,選擇可能是壓倒性的。我們看到LMM3階段的許多組織主動尋求幫助選擇和部署選定的TMS。
2.質量標準,以確保最佳的用戶體驗
LMM4的企業(yè)通常擁有強大而全面的語言質量管理計劃,需要多年的建設和微調。在此之前,質量是專門管理的,結果好壞參半。通過這種演變,大多數LMM4公司根據既定基準客觀地衡量語言表現。
我們經常看到他們努力使各部門的質量保持一致,并且所有翻譯都通過預定義的審核周期發(fā)送。除了少數例外,該框架還包括對國內評審的管理,這對于獲取所有已發(fā)布內容的內部支持至關重要。
3.監(jiān)督以推動改進
您無法衡量您不跟蹤的內容。我們在此階段與之合作的大多數組織都有堅實的監(jiān)督 - 也稱為治理 - 到位。這定義了如何解決計劃問題以及創(chuàng)新如何影響增長。
這是一個每個公司獨特文化都有作用的領域,但大多數組織的監(jiān)督總是包括以下四個組成部分:
它需要關鍵績效指標(KPI) - 例如關于質量,周轉時間,項目管理和財務的目標指標。這些有助于揭示帶來可解決的業(yè)務問題的趨勢和問題。每個企業(yè)都創(chuàng)建自己的KPI。
一條明確的升級路徑。誰負責解決問題,如果修復不充分,誰來處理升級?
數據和分析。公司必須匯總數據,分析數據,然后審查數據以推動可靠的業(yè)務決策。許多TMS可以匯總數據并提供報告。
定期進行業(yè)務審核,以實現可見性,創(chuàng)新和協作。大多數企業(yè)每兩年或每季度進行一次審查,以根據目標來衡量企業(yè)目標,并制定行動計劃。與會者包括企業(yè)主,項目經理和項目經理。
4.一致的定價,以實現預算和供應商控制
為了嚴格控制支出和管理供應商,需要定價合理化和標準化 - 大多數LMM4組織的特征。預算必須擴大以涵蓋新的數量,并且始終存在降低成本的任務。
為了獲得LMM4,我們看到企業(yè)推動競爭模式和一致的行業(yè)定價。幸運的是,他們不斷增長的本地化計劃處于有利地位:增加的數量可以激勵供應商穩(wěn)定甚至降低定價。這將由中央采購團隊推動- 這是成熟本地化計劃的另一個特征。定價舉措通常由征求建議書(RFP)驅動。
5.集中本地化使得能夠訪問服務
在成熟的組織中,本地化應該是一種集中的共享服務。這是指組織內部的一個單位,具有清晰明確的代表性,并且在公司的每個本地化計劃中都有一個席位。
這有很多優(yōu)點:一個服務支持所有業(yè)務組中立。可以在整個組織范圍內跟蹤本地化,以顯示支出和語言量等趨勢,從而實現更好的業(yè)務決策。此外,它還可以集中控制工作流程和技術實施:所有公司項目的流程開發(fā)和執(zhí)行都是準確的。